评论者:会员 渔舟唱晚网友给刘福华的一篇留言,真经典! 发表时间:2014-10-23 23:00:43
|
评论者:渔舟唱晚 听着刘先生洒脱、飘逸而又深情的演奏、我陷于了深深的沉思、这一串串熟悉而又陌生的音符、无疑这是对生活、对生命的最高礼赞、因我熟悉刘先生的为人、熟悉而敬佩他为人充满包容、不计名利、乐于助人、人生充满了淡定而又充满追求的高尚品格。所谓淡定是对功名利禄的淡定、所谓追求是对平凡人生活快乐不平凡的追求、我既喜欢刘先生柔美的琴声、更喜欢刘先生用相机创作的一幅幅反映祖国壮丽河山的摄影作品、我常想是什么东西总在澎湃着刘先生的心、使他时时充满激情、豪迈而又灵秀、刘先生悠扬的琴声伴随着我的思绪、我陡然悟到是爱、是刘先生对生活、生命大和自然的爱才使得刘先生成为了凡人中的高人、实乃楷模啊! 发表时间:2014-10-23 19:56:16
|
评论者:老三届 欣赏了,高雅的音乐---二胡独秦! 发表时间:2013-6-16 5:39:23
|
评论者:小梅 花了一天的时间和几个朋友一起终于把刘老师的二胡听完了,她们边听边评价,都说好啊拉得真好,还有那么多人为您捧场,大家说恭喜刘老师! 发表时间:2013-4-22 12:11:30
|
评论者:音乐把俺迷住了 本人发现这里像棵乘凉的大树,一些共同爱好的人在这里抒情很有乐趣,是不是一些老朋友们很难说,只要大家在一起谈艺术就好,没有无章打野的话,就是都爱好音乐和二胡,大家一起怀旧吧怀旧吧, 发表时间:2013-4-7 10:08:04
|
评论者:侯姓小生 羡慕刘老师有一把好二胡,读书娃买不起哇,能不能送一把我们。湖北艺术学院大一一班侯姓小生,谢谢拉! 发表时间:2013-3-24 20:33:17
|
评论者:哂别人 老兄的你二胡音乐办得不错.跟你来到个恭贺.祝贺老兄的二胡更上一层楼 发表时间:2013-3-23 18:07:02
|
评论者:故乡华人 远在大洋彼岸的人欣赏了先生的二胡音乐会,很精彩! 发表时间:2013-3-16 4:01:03
|
评论者:运动员 一位可笑的网民真是愚昧透顶,一根二胡弦都不知道在哪里买还在这里想拉二胡,做梦去吧 发表时间:2013-3-15 19:58:06
|
评论者:大集社区 刘领导:能不能到我们农村来拉一段,我们大集社区的代表,这里农民们除了打牌就没有其它的文艺活动。 发表时间:2013-3-14 15:16:19
|
评论者:多来米 二胡的养生哲学是什么?现在很多人闲着没事干,不是打麻将就是在下河钓鱼,他们活得长寿也没多大意思,所以想想人老了还是得有点追求,刘先生就是大家的样板,有追求的老同志都要学学刘先生的精神,本人看了刘先生的介绍,其实也没有在哪里经过专业培训,可就是练出了真功夫,真手艺,但也不是一日之功,你的二胡有些人提了意思,这是好事。大家说一样的话也没有多大意思,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进步,希望刘先生多给我们提供一些好的作品,让我们学习借鉴。 发表时间:2013-3-14 12:37:03
|
评论者:公园二胡爱好者 好质量的二胡弦在哪里买,本人买的弦总是爱断,出了几次洋相,真想请教一下王老师您的弦是在哪里买的多少钱一根?本人平时在公园里拉得最多。 发表时间:2013-3-14 12:25:06
|
评论者:快乐农民 老师傅你说得好啊,二胡拉得好确实不是一日之功.关键还是要有好老师教.没有老师教自己瞎给最后不得要领,给出来的二胡自己都不想听了别人还想听?请问刘先生是在哪里学的二胡,现在农村找不到给二胡的.平时忙的不得了.晚上回来把往日的一把二胡拿出来给两下,家人成天地在屋里叫.只有不给,不给也于心不忍,最后还是晚上拿出去在田边上给,在山边上给.这该可以吧,没有管放心地给.我们离城市太远.没有那个条件,只好自拉自唱,唯一方便的是可以上网.好羡慕刘老师的一手好二胡! 发表时间:2013-3-12 10:24:14
|
评论者:篾将先生 二胡就是要天天练,不长期练是不出不来效果的,这就是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不能成钢,要不拉得几天就有厌烦感那就成不了二胡手。武胜路有教二胡的老师,随时都可以报名能参加。 发表时间:2013-3-11 18:29:43
|
评论者:篾将先生 二胡就是要天天练,不长期练是不出不来效果的,这就是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不能成钢,要不拉得几天就有厌烦感那就成不了二胡手 发表时间:2013-3-11 18:28:20
|
评论者:晃晃 这把二胡质量还是相当好的,特别是第一首音乐的音质相当纯,没有一点杂音,当然也与刘师傅的演奏还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你把好二胡给他他也不一定能拉得这么纯音,关键还是在人 发表时间:2013-3-9 11:15:52
|
评论者:moljj 这么多听二胡的是不是刘先生的二杆子? 发表时间:2013-3-8 17:33:31
|
评论者:泥巴人的传说 举办这样在蔡甸史上还是第一人,应该说在武汉也是第一人,没有看到别人举办过这样的音乐会,不过,你这个音乐会怎么是用为个人祝寿的方式而举办呢?这就显得太俗了,不晓得往日的农村人都喜欢这样子。但总的来说本人认为这个音乐会办得还是很好的。 发表时间:2013-3-3 19:33:02
|
评论者:建议者 刘先生也别光一个人自己拉,让一排小伢跟你一起拉多有味,要培养,这是最重要的。 发表时间:2013-3-3 10:41:45
|
评论者:建议者 现在欣赏二胡的人越来少,这不是二胡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普及的问题,平时一些单位组织活动就没有这个项目,学校也没有教也没有这门课,你说让小伢们能欣赏二胡甚至入迷怎么可能呢,所以说,我们的教育还是要把二胡纳入进来,这要与教育部门多沟通,让他们在音乐课中设置这门课,只有这样二胡才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像这样刘先生如有精力和时间可以跟相关的学校联系承接二胡教学,不仅可以培训关门弟子,也可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建议采纳刘先生。 发表时间:2013-3-3 10:40:07
|
评论者:想说就说 还是那句话:::别把二胡吹到天上去了~~~说句老实话:现在的流行音乐主要的还是电声乐器,二胡有那么美吗? 发表时间:2013-3-2 23:20:24
|
评论者:琴迷 仼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桥下拉琴的人说的并不是绝对的好,要综合起来看问题。自由人说的太自卑,怎么没什么说的了?提建议,谈感想,讲体会都是可以说的哟。 发表时间:2013-2-24 19:49:48
|
评论者:自由人 桥下拉琴的是何人?一些话都被你说了,我们再说什么呢? 发表时间:2013-2-22 15:37:59
|
评论者:桥下拉琴的人 无论是上午或晚上,我毎天总要游览一次知音网,这些天来数这里最热闹,为什么?我认为这里是一个新项目---刘福华先生的二胡音乐会。在这里才有旁观者可议论之点,其它的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老内容,冇么事说。
再細品楼上网友的评点,我认为水平都很高,这无疑是件大好事。其中有几位网友的留言我认为是经典:《二胡追星族》、《表扬与批评》、《花儿开(女)》、《武汉琴迷》、《同路人》、《湖乡人》,特别是《二胡追星族》和《同路人》,前者是二胡爱好者加艺术剖析哲理者,后者是二胡技艺研讨者......
我想以上留言,不仅对刘福华先生二胡演奏的评点,而且对蔡甸地区二胡爱好者如何学好拉好二胡的一种激励和二胡技艺的指导。《湖乡人》网友的一篇留言, 我十分同意他的“赞扬归赞扬,要适当;意见归意见,要客观”和“......不能误导了人,特别是知音网,我们蔡甸的文化艺术网”。
发表时间:2013-2-22 8:37:14
|
评论者:湖乡人 赞扬归赞扬,要适当;意见归意见,要客观。有的却赞过头,有的却评过头,象这样的评说,各大网站上比比皆是,不足为奇。但有一条要注意,不能误导了人,特别是知音网,我们蔡甸的文化艺术网。
我看了以上的这些篇留言,总算有尺度,是客观公正的。 发表时间:2013-2-22 7:54:20
|
评论者:爱琴的人 刘福华先生的一场音乐会拿下来了真不容易,网友们看了视频后有赞扬,也有建议,这很好。我还有个提议,黄鹤楼剧场不要去,场费太贵,您可考虑回您家乡---奓山去组办一场,这是您出外多年后,向家乡父老乡亲们的一次汇报演出,这该是合理化的建议吧! 发表时间:2013-2-20 11:08:16
|
评论者:老胡将 二胡拉好了就是润心养神,现在特别是读过老书的人都有爱听二胡的习惯,像一些老曲子大都有二胡伴奏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多听二胡多拉二胡的确是多多益善啊,大家可以体验. 发表时间:2013-2-16 18:25:02
|
评论者:琴痴 "同路人" 网友的对二胡问题的探讨是不是转载的? 发表时间:2013-2-16 9:41:52
|
评论者:同路人 以上谈了很多,想与刘先生探讨一下是不是有同感,您是老手,希望得到您的指点。本还是学徒,没有舞台经验,只是平时积累,也希望您多多指正,您的二胡拉得很优雅,是一把好的二胡老师,非常您多多指点。 发表时间:2013-2-15 20:56:37
|
评论者:我爱二胡 父亲十来岁时,有位街坊老大爷常常拉奏二胡,他也跟着喜欢上了。做童工省吃俭用几个月,再加上我的支持,终于存够了8块钱,买了一把二胡,由此结下了一辈子的缘。
父亲靠自己摸索和街坊老大爷的指点,学得很快,拉得好几首曲子,每天傍晚在门前一坐,粉丝也跟着来了。
后来父亲有了一把好一点的二胡,红木 圆筒 龙头琴,这把琴伴了父亲几十年,那层厚厚的松香垢记录了多少岁月迹痕(此琴早前已发布到《藏宝阁》)。
工作后我买了把二胡送给父亲,父亲当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打电话给圈中好友前来同乐。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第一次见到父亲这么开心,也认识到二胡在父亲心里有着多么重要的位置。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喜欢上了二胡,喜欢上了民乐,并重新开始学习二胡。
华音流韶,父亲的年龄大了,其它乐器相对费气力,现在基本只拉二胡,时常参加一些二胡演奏活动老有所乐,二胡与他已不可分割。
父亲是“孤独”的。
每次回家,我都要听父亲拉二胡,每拉完一曲后会跟我讲一些曲内外的故事,难得我算是一个知音。当我离家之后,常常会想父亲这下跟谁交流?至少在二胡爱好上,他很孤独。其实在广大二胡爱好者中,大多都是“孤独”的,毕竟二胡爱好者是少数。
带着这种隐隐的梗碍,于2011年初我建立了爱二胡网,副标题是“我的二胡网”,希望热爱二胡的人能在这里找到知音,找到家一般的温暖,不再孤独!
虽然两年间已花费了数万元,但看到越来越多的琴友加入,我有一种释怀,这就是动力!
发表时间:2013-2-15 9:52:12
发表时间:2013-2-15 10:19:50
|
评论者:武汉琴迷 花儿开(女)网友,你的评点不无道理,开始我的琴友们也这样认为。经我实践者解释才算与我同感。出现这一感觉有三点:一是此曲中段正是快板快速连弓章节,一个连弓要拉出16分的8个音符;二是光碟伴奏;三是演奏者必须跟着光盘伴奏走,速不能超前或拉后。基于三点,此曲中段一个连弓8个16分音符奏出,容易被视听为倾泄滑出来的声音效果,因它不是一弓一个音,而是一弓8个音。
在此曲中,刘老师演奏连弓时,出现了我所讲的第三点,速有超前,在一个小节上出现了约五分之一秒超前,我在视频上看见了他稍停等光盘伴奏跟上来,虽那么点点瞬间,也容易被熟悉此曲细心人看出。但这也证实了他仍是一位"琴场"的高手了。致于曲子他修未修改或怎么处理,我看他没动什么,这并不是重点。
我的评点不一定正确,还是请刘老师抚正! 发表时间:2013-2-14 8:02:27
|
评论者:花儿开(女) 舞娘说得很对!刘先生的茉莉花中间有好多都是自己拼上去的,中间的曲子完全是滑过去的.是不是刘先生自己改编过的不可而知.头尾是原曲.其它的曲都拉得很好。这是您的不足吧。 发表时间:2013-2-13 16:28:20
|
评论者:朋友介绍我来看二胡 二胡拉得好,但是中间的主持人报幕时有的节目单是主持人完全照着稿子念。难道是不熟吗内容吗起码得排练一下上场啊,不相信这是蔡甸区的主持人。一般主持人是不照着稿子报幕,怎么能这样呢? 发表时间:2013-2-13 13:54:27
|
评论者:舞娘 你的二泉映月拉得最好,稍差一点的是茉莉花,赛马和山村变了样这首曲子其次,总的感觉都很好,这只是好中的不足。 发表时间:2013-2-12 19:40:19
|
评论者:武昌居民 难得的这么好的音乐会!希望您来武汉黄鹤剧场来演一场,武昌观众一定非常欢迎。说实话这样高雅的音乐会应该到专业的剧场表演,可惜蔡甸还是小了一点,并不说剧场小了,是蔡甸的欣赏的观众恐怕不如武汉城区众多,武汉城区的老观众还是很多的,您看每天大桥沿江下也有拉二胡京胡板胡的都有,很多晨练的市民都来这里围观。有年轻的开始不怎么欣赏,后来也上瘾了。 发表时间:2013-2-12 19:29:45
|
评论者:老音乐人 音乐来自生活,希望我们的艺术家们多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中有更多好听的音乐,然后移植过来,就是我们的作品,二胡音乐也是一样,你们推车调就是例子,这样的好音乐现在还是太少,陈旧的音乐作品听多了就感觉有些累,新的东西多少就会更加觉得生活丰富多彩。 发表时间:2013-2-12 16:20:16
|
评论者:武汉市民 你是不是在带班,多少钱一个学生能收多少?想找个人学二胡 发表时间:2013-2-11 14:48:10
|
评论者:贤妇 听了二胡音乐会全场,感觉最好听的二首是:推车调和二泉映月,这是整个音乐的精华部分,实在是演奏得好,祝福刘老师!刘老师新年好,祝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发表时间:2013-2-11 14:09:56
|
评论者:smdld 开始曲是不是您拉的原声?这真是大师级的手艺啊,明年春节建议邀请到北京参加春晚或者地方电视台展露一下您的才艺,您有没有兴趣?如有就向央视台建议安排入席。不过您先要交5万元的赞助费报名。 发表时间:2013-2-11 13:46:55
|
评论者:山里民间艺人 刘大师你的二胡是谁教你的.能不能这里沟通一下?拉得太好了.主持人长得漂亮,哪请的长得跟明星似的. 发表时间:2013-2-11 13:33:56
|
评论者:山里民间艺人 今天一起来看到这里有二胡音乐会.到现在看完了,还是蛮过瘾的,好多年没有看到这样的音乐会咯.要说有多少年那还是小时候在学校听老师拉过.后来一直没有了.现在学校也没有人教二胡.会拉几把的人二胡上面都堆满了灰.弦也断了没有修.老婆嫌碍事把仅有那把二胡卖给收破烂的了.我那是40多年前花15块钱买的.老师说那把胡琴质量很好.要是攒到现在卖起码也得卖个大几百块钱. 发表时间:2013-2-11 13:32:12
|
评论者:表扬与评价 您的二胡拉得倒是不错,但我不知道您邀请那么多官员来干什么,看了您的名单中一长串官员的名单,可是他们中很多是不懂二胡的,他们是来听二胡的还是来给您捧场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请他们来,他们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总之有点对牛弹琴。 发表时间:2013-2-10 19:59:55
|
评论者:二胡追星族 在琴友们的推荐下,去年11月20日,我冒雨有幸参加了“知音故里、民乐飘香” 刘福华的音乐会,的确是一种享受,在区、县一级我也从未发现有如此规模、水准的二胡演奏。在武汉地区和其它地区,我看了好多场专业及非专业的琴手演奏,也不咋,还有的甚至中途停顿或重新来一次,主要是音不准、节拍不准……特别是无内容、无二胡韵味。刘福华的二胡演奏已冲出了区、县级水平,走近了专业化。今天,我又有幸的按音乐会宣传册页上的网址,好不容易欣赏到了那天演出的实况视频,使我更认定了现场欣赏的、发自我内心的对他的评价。为了认真准确的再评估一下,在知音网上特地静心地欣赏了两遍,不过第一遍是边听边等边欣赏的,这可能是网速的问题吧。
纵观刘福华先生的二胡演奏,我感受到:这位钟情于二胡的爱好者,的确不错,功底深厚,如不是童子功,加上热爱,以及他的综合素质是很难达到如此境界的。
那天与我同道来的同志认为,刘福华先生如在演奏上动态幅度还大点点,在某曲上稍稍放开微笑点就会更好,更完美了。
我认为这些很有建议性,现代流派的趋向。从我国二胡发展史和演奏者的形态变化史看,都有个进化的过程。如架腿式,平坐式、站立式……,稳定式、微动式、形态动感表演式等等,不认那种形式演奏,都要有利于情感(指二胡的情感音的表现)的发挥,这种发挥也是二胡技巧综合性的表现:弓法、柔弦、指法、节拍、音准、轻重、快慢……虽我说的这些,有的可与某某併入一起,但分开说要清白得多。如弓法中包括轻重,分开说就明朗了。所以说,刘福华已具备了以上诸多因素。他的琴声悠扬,轻重适宜,处理恰好,快慢适度。
致于动感问题,动起来拉琴,可突现一种激情,表现出形态激情,琴音也随之激情。有的同志在形体上如不动,却拉不出激情曲;而有的身体不怎么摇摆,却同样奏出《战马奔腾》……我很同意一位习武术、懂音律、爱二胡、精书画的专家引用的一段话,也是对刘福华二胡音乐会的总结。他说:拉二胡主要凸显琴声,与情与景与人融为一体,有时闭目欣赏,哪管你演奏者如何动弹?演奏者沉下心来,潜心拉奏,静心入神地去实现对曲子的理解和用最美的音律表现出来,这就是目的。但也可辅助演奏,如用表演形态转移视觉,分散視听,这则又是一种效果,这与刘福华先生的表现形态所不同。
还有位同志说:静心诀,心静观己。其意是心静的时候更能看清自己,静心诀的作用于此;凝神养虚,是静心诀的修炼和使用方法;以静制动,以说明静心诀用以制服事物的原理,即用静制动,以柔克刚;万物随心,当心静的时候,就能看得更清楚。他又说:刘福华拉琴如上述静心诀一样,以静制动,在拉《拔根芦柴花》一曲时,他没大动,头微摇,却拉出如此欢快跳跃的音符;在没有大的激情表露下,他拉的《好一朵茉莉花》却如此悠扬流畅感人,姑娘们能表演出那么动人的优美舞姿……所以,音乐是让别人感动的。
这位同志还说:天道自然,以上的这些道理都是本来就有的,本来就存在的,这是自然法则;见心明性,当你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就知晓事物的性质,事态的本体。一切都要顺应自然,不要刻意追求二胡演奏大幅度的动态,过之而不自然。你再看看,网络视频上有些大幅揺摆拉琴者,有多少是自然的,而是刻意、机械式的做作……
我听了刘先生的全场,除兰花花快于了标准时长外,其它曲与标准时长差不多。有几曲是伴奏碟,无可非议,近于原版。杨琴伴奏的也不错,有几处扬琴为二胡给力,为刘福华演奏增添了色彩。经典名曲《二泉映月》演奏的不错,但伴奏的给力不够,伴奏开始显得杂乱,后又顺了些。但此曲整体还是不错的,加上剧情剧和演唱,形式很好,可向外推介。
我对刘先生的二胡评点,只代表个人,不能误导。请刘福华先生扶正。
在这除夕之夜,祝福刘福华先生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有成。欢迎你与汉派(城区)二胡交流联谊,相互切磋,共同弘扬国乐----二胡之精髓。
发表时间:2013-2-10 0:25:43
|
评论者:武汉音乐人 有几首曲子拉得还是非常好的,最好的还是二泉映月,而且还有故事表演,独具一格,祝贺二胡大师 发表时间:2013-2-9 23:19:07
|
评论者:中学老师 拉二胡的姿势还是不错的,像个老师傅样子嘛。还没看完,把事忙完了再分批看分期看完了再评分,现在还不好发表意见。要不就是外行话让网友们见笑。 发表时间:2013-2-8 21:09:57
|
查看所评论的视频 |